找到相关内容401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这一个视角认识世界——读《因明学研究》

    因”指推理论证的依据,“明”即知识和智慧的意思。因明是由印度古典逻辑学派正理派创立,而后经佛教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系统,除研究推理论证等逻辑形式外,也着意探讨如何认识对象的一些问题(所谓“量论”)。  ...因明是立破双方的论辩方法和对一个命题的论证技术,以及新知识获得的诀窍。这是佛教以前的因明界定。需要指出,因明虽然是的论辩方法,但不是诡辩论一类的东西。   因明涉及到了新知识如何获得,这个“我们怎么获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74738479.html
  • 什么是共比量?

    共比量 因明用语。指其中的概念(宗依、因法、喻依)和命题为立论者和敌论者所共许的论证。既不同于自比量偏于自许,也不同于他比量偏于他许,而以立敌双方共许(都认可)的材料组织论式。故共比量兼具“能立”与“能破”的功用。共比量一般不带简别语。有时为了表示不是在世俗意义上立论的,则必须以“真故”、“胜义”等简别语来标明的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1738654.html
  • 佛家逻辑的语义谬误和语用谬误研究

    定义及分类有多种理论。谬误是对论证规则的违反是谬误定义的一种,语言谬误也是许许多多谬误分类中的一种。因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思想,思想可以通过语言材料表达出来,逻辑就是要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,分析其中的思想,尤其是论证是否合理,即正确的论证和错误的论证。而论证有无意义,论辩有无必要进行下去,重要因素之一取决于论证者与读者或听者是否对语词、语句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。实际经验表明,语言的误用极大地...

    关兴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7.html
  • 问:植物有生命,也有灵感吗?

    因为“转世”和“迷悟”是有情众生的基本特征。主张植物有灵识的人,若能提供植物轮回转世,在迷在悟的有力论证,佛经界当改变以往的观点,若提不出有力的证据,仅凭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16134786471.html
  • 龙树的中论用了辩证法吗?

    Digambaras)等学派(1)。 龙树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论理方式,来批判他当时的各学个派?这是后代注释《中论》的印度学者所最感到兴趣的问题。清辨认为,《中论》里的所有论证,都可以用唯识宗的学者--陈那(`...陈那的因明学,一个论证(`anumana`)必须具备三个命题,称为“三支”,它们是:做为结论的“宗”(`pratijna`);相当于小前提的“因”(hetu);以及相当于大前提的“喻”(`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5546295.html
  • 法差别相违因

    )如果这个命题能成立,神我便能随之成立,所以数论必须论证“积聚为他”的命题。人们从经验中得知,一切积聚而成之物都供他受用(积聚为他),如床席皆积聚而成,皆为他用。既然如此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皮都是积聚而成,也应该为他使用。其论证式为:  宗:眼等必为他用  因:积聚性故  同喻:如卧具等  仔细看来,这个论证式的意义是含糊的。这里的“他”指的是什么?数论所说的“他”就是“神我”;眼等必为“他”用,...

    《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1838174.html
  • 普兰丁格:为宗教排他主义辩护

    回答等等。然而,"真理是什么"的问题却经常天真烂漫地被忽略掉。有各种不同的答案,都由一位大智大慧者守护著;为其中的一种立场作论证,就会有反对它的另一种论证;若设定一个答案是正确的,而其他的是错误的,...论证基础的、(4) 自高自大的(5) 或精英主义的,(6) 是骄傲的一种表现,(7) 甚至是压迫性的和帝国主义的。(8) 这种观点就是说,这类排他主义是有某种毛病的:它是错误的,又是令人遗憾的。我想要...

    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5370255.html
  • 魏晋佛教的神不灭论

    生死轮回理解为人死神不灭,魂神入天鬼地狱等处,脱离了印度佛学轮回观的基本思路。  中土最早的佛学论著——传为汉末牟子所撰的“理惑论’,便利用中土人死为鬼神的传统观念,论证“人死当更复生”。谓人临死,其...有利于佛教在中土传扬的作用,但也给中土佛教的轮回报应说造成理论漏洞,使佛家本有的缘起、中道的生死轮回说,难于被中土人士全面、正确地把握。  后来东晋人罗含著『更生论’,则用当时流行的玄学崇有思想,论证人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3468393.html
  • 有关说一切有部的“三世实有、法体恒存”的论诤

    提要﹞本论文的写作重点,主要是在讨论有关说一切有部所主张的“三世实有,法体恒存”的理论,到底是在何种情况下所成立的。事实上,说一切有部的实有论(realism),主要是根据四个不同的论证下所成立的。其中,第一个论证就是《杂阿含经》的经证;第二个论证是认识论上“二缘生识”的论证;第三个论证则是外境实有论的“识必依境”的论证;至于第四个论证,就是佛教业报因果律的论证。围绕著说一切有部这四个论证,唯识学...

    黄俊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1846117.html
  • 中土佛教的神不灭论

    佛学轮回观的基本思路。   中土最早的佛学论著——传为汉末牟子所撰的《理惑论》,便利用中土人死为鬼神的传统观念,论证“人死当复更生”。谓人临死,其家人要上房呼其魂魄归于肉体,若呼唤不回,才确认为死。...说造成理论漏洞,使佛家原有的缘起中道的生死观,难于被中土人士全面、正确地把握。   后来东晋人罗含著《更生论》,则用当时流行的玄学崇有思想,论证人死更生,谓“有不可灭而为无,彼不得化而为我。聚散隐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2258384.html